第132页(1 / 1)

很多人说过:真爱,可以让一个人变好。

其实是真的。

两人在网络邂逅,一遇倾心、三观相融,他沉迷于她身上散发出的知性文雅,而她也心动于他的个性洒脱。

于是,两人十分自然地相爱。

而相爱后,十九岁的年轻谭父,为了能配得上女朋友,也为了能真心给女朋友更好的未来,开始了自己的努力之旅。

当然,那时候他还小,很多事情原本还需要父母支持。

但偏偏,他父母是自私到极点的,虽出身农村,却没有半点农村人的勤劳,而是怎么懒怎么来——

以前在农村种地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带孩子太累,就把小小的谭父丢在别人家。因为婆媳不和,还不是丢在公婆家,而是丢在一些所谓的叔叔家。那所谓的叔叔家自然并不会真心欢迎这小孩,碍于面子,又揭不开狗皮膏药,只能忍受着,但也没少给小小的谭父白眼。

也正是在那时候,小小的谭父受尽了白眼和人情冷暖。

后来,原主的爷爷奶奶觉得在农村种地太累了,就出来打工,这原本没什么,但他们仍是丢下唯一的儿子出来的,孩子还是被丢在各种所谓的叔叔家。

而这还不算。关键是他们还不愿受累努力挣钱。所谓的出去打工,不过是逃避做农活的借口,基本都是出去打几个月工,口袋里稍微有了点钱,就辞了工回家休息。等口袋里的钱都花完了,又出去打几个月工。

就这么着,两人竟是没有存下一分钱。

谭父除了小学义务教育,后面读书的钱走的都是助学贷款。

——当然,原主的爷爷奶奶其实更想走低保申请国家援助。但他们有手有脚又年轻,若是能申请到低保走国家援助,那就真是天方夜谭了!

两人只好被迫给孩子助学贷款,但早早就跟孩子说了:这是你读书的钱,将来你读出来了要还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才养成了谭父复杂的性格:孤傲、个性、却又有看透一切的洒脱。

只是,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他原本是没有了奋斗的心思的。

毕竟,他父母的口头禅,就是“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好好孝顺我们。我们将来就靠你了。”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

丝毫不肯为孩子付出的父母,孩子自然也不想为父母付出。

所以,听了父母的那些话,年少的谭父并没有半点奋斗的欲望。

但是,有了谭母后,就不一样了。

那么优秀的女朋友,却不嫌弃自己的各种不好,依然对自己专心不移、不离不弃,

谭母叫邱云梦,谭父叫谭见。

后来的“梦见”公司,就是取自他们两人的名字。

不过,谭见其实原本不叫“谭见”,而是叫“谭建”。

这个名字很普通,是他父亲随口给取的。

原本取这名字没什么,但因为他爸嫌麻烦,在登记的时候又直接填了个更容易写的“谭见”。

就这么着,他叫了“谭见”。

一个很奇怪的名字。

不过,没想到竟与邱云梦的名字吻合得天衣无缝。

邱云梦,谭见。

一个“梦”、一个“见”,竟是组成了一个极端梦幻、充满希望的词语:梦见。

这个词,也成了他们一生的写照。

为梦想而奋斗,最终,也见着了。

这一路,他们走得很不容易。

因为完全没有父母的支持,谭见的一切,都是靠自己。

一分一毛,都是自己去挣。而父母,除了不给半毛钱的支援,也没有半点人脉可帮助。别说人脉,甚至连人缘都没有。因为他们夫妻实在太懒又太爱占便宜,跟狗皮膏药一样,别人见了都怕。相应地,别人也连带着谭见,都不想接触了。

可以说,谭见这一路走来,格外艰辛。

好在,并不孤独。

他从大二那年做兼职开始,就一直有邱云梦陪伴在侧。

虽然那时候只是在电脑另一端云陪伴,但也足以温暖谭见的心。

后来,两人都大学毕业,谭见继续奋斗,邱云梦被保研进更高学府,读研究生。

她这一读,就一路读到了博士。

但读书的这些年,她其实也没闲着,一直在努力赚钱。

邱云梦家里的情况要好些,但也好不了太多。因为她还有一个弟弟。

家里的一切,早就注定是弟弟的。关于这一点,全家都早早有了共识,邱云梦并不介意。毕竟,她也是从传统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对于男尊女卑骨子里还是认可的。况且,家产原本就是父母的,愿意给谁就给谁。即便有法律明令“男女享有同等继承权”,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所以,邱云梦一直理解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家人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虽然,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她母亲就拼了命的阻拦她读高中,只想让她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口口声声说“女孩子出去打工最容易赚钱了,你看隔壁家XX,跟你年纪差不了几岁,早就挣了XXXX钱交给家里了。”

那时候她就一个劲哭,求父母,要上学。最后是爷爷看不下去,承诺掏学费,才让她继续读了下去。

当然,她爷爷也不是不重男轻女,而是觉得邱云梦成绩那么好,将来肯定可以考个好大学,而好大学毕业后,也可以找个高素质、条件好的男朋友,到时候,也可以帮衬弟弟。

都是重男轻女,只是站的高度不一样而已。

这原本是邱云梦心头的一道伤,但她生性大度健忘,只沉迷于书本,不是忙着刷题就是迷着看书,竟是没将这些往心里装。

所以,她一直觉得家里肯出钱让她读大学,就很好了。

尽管,这一路,母亲没少说闲话,什么“别人家像你这么大的女孩,早就挣了多少钱回来给家里了,谁像你一样,这么大个人了,还是吃白饭,还要花家里的钱读书!”

其实,那时候她不过十七岁。真的算不上“这么大个人”。

因为她是超级学霸,读书都是跳级的——当然,也因为她妈希望她早点出来挣钱,所以能跳级就让她跳级。

考上大学那年,她才十六岁。

至于“花家里的钱”……其实那些钱一直都是爷爷给的啊。

只是,在母亲看来,爷爷的钱也是这个家的,横竖不该给女儿用。

后来读研,家里是死活不同意了。

邱母闹得上蹿下跳,几乎是以死相逼。

就算是邱爷爷,都不再支持孙女读下去了。他认为,作为一个女孩子,年纪轻轻漂漂亮亮名牌大学毕业,就已经条件很好了,找个条件好的男生并不难。再往上读,性价比就不高了。

但邱云梦并没有放弃。

她再度求家里。

这一次,家里是无论如何不肯再出钱了。

邱云梦也理解。便只求父母给自己一个读书的机会,钱的事自己解决。

邱母仍是不同意:“你自己解决?呵,你解决了自己的学费,那还不是一样没钱给家里?我白养你一遭了?像你这么大的女孩,都挣了多少钱给父母了!谁像你一直读读读,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这是多造孽,才白生白养你这么个女儿!光知道吸我们的血!”

这么狠的话,让邱云梦心颤。

她强忍伤心,认真保证:“你放心,我将来肯定会给你们钱,回报你们的。”

邱母撇嘴:“将来?哪个将来?你现在都多大了?再读下去,将来毕业就该嫁人了!嫁人后挣的钱还不是给了婆家?你能回报个屁!话说得再好听,也是个要嫁人的赔钱货!”

……

那一场争吵,把邱云梦的自尊放在地上踩,也戳破了她一直自我催眠的家庭幸福。

同时,也坚定了她要离开这里、创立自己真正家庭的决心。

最后,她跟母亲达成协议:就是她去读研,但是读研期间她要像出去打工的女孩那样,定数给家里汇钱。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邱云梦开始真正努力挣钱。

其实,她本科的时候也做过一些兼职的,毕竟母亲经常念叨她那么大了还花家里的钱。

但那时候还是十六七岁少女梦幻的年纪,对挣钱的兴趣并不大。

而读研之后,她开始践行对母亲的承诺,要赚到每个月给家里寄的钱。

好在,她读的是公费研究生,除了不交学费,每个月还会有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住宿费和水费都是免的,就出点电费和网费。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