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莽古尔泰!卒!鹏帅又写诗了(1 / 1)
没被安排堵通气孔的人,就开始在山谷的避风处建雪窝子,都是熟手。
要想晚上不被冻死,这种从索伦猎人那里学来的简易雪屋,真的是救命的玩意。
也有人去伐木,砍枯枝柴火。堆在一起开始做晚饭,天黑还早,夜太漫长,只能提前准备。
而且没烧完的木炭,晚上也是取暖的神器。
大伙儿都是有说有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持续一年的追杀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算一算,这一年的假期加起来够休个长假的。
回去就把索伦小媳妇带着,回沈阳城、去红旗城、去耽罗岛,好好的陪老婆转转玩玩。
看看我们赤旗下的滋润的生活,享受享受幸福的日子。
说归说、笑归笑,
收尾的工作不能撂。
过了一个小时,刘运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再等估计都熟了。
记住网址
“来来来!弟兄们辛苦一下,开窑了!”
好吧!当砖窑了,还是闷烧型。
“呼哧呼哧!”
百八十把工兵铲挥舞,泥石乱飞,很快就打开一个通道,原来里面人也在往外挖的。
可惜钢刀、虎枪不趁手,还有一大截才能挖通,就凉了。
刚挖通的那一下,众人都能听到“呼呼呼”的声音,这是急速吸进空气的声音。
里面烧成负压状态了都!
随着通道口打开,一股肉香扑鼻而来!
里面漆黑一团,刘运阻止了大家要下去,先把洞口开大,又让人把几个天然通气孔挖开。
好好通会儿风,才打着火把,带人下去。
蒋宏伟兴冲冲的也扎了个火把下去了,秦茶和倪大苦笑着对视了一眼,各自去忙乎。
电量还没充满,明天都不够飞了,两个人轮流把自行车式的人力充电器,踩得飞起。
没过五分钟,蒋二就出来了,二话不说,找个犄角旮旯就狂吐不止。
秦茶进了金刚号,拿了一壶没冻起来的温水给他漱口。
金刚号密闭效果非常好,保温材料给力,不然的话在高空早就冻伤了。
秦茶上校也没问,不去看也知道那里面会是什么样惨景。
自带助燃剂的燃烧弹,说在水下燃烧那是夸张,但是在水面上都能烧。
这种密闭的空间,剧烈燃烧后,肯定全是窒息而死的人。
相比其他死法,如砍头、铳毙等,窒息而死非常痛苦,死体会格外狰狞。
这一山洞三百多号人,那就跟地狱一样,想想都汗毛耸立。
躲都躲不过来,还跑去看热闹,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又过了一会儿,“哈哈哈哈”的大笑声传来,刘运提着个嘴巴大张,全是泥土,眼睛快要瞪出眶,满脸杂乱大胡子的人头上来。
他一个手拎着枯黄的金钱鼠尾,把这大脑袋举在身前,晃悠晃悠的还滴着血。
右手握着那把人人皆知的断头斧,据说这把斧子砍过上百的建奴脑袋,只要把斧刃迎着风,就能听到建奴的哀嚎。
“老秦!麻烦你给师父发报,莽古尔泰已被斩首!正蓝旗全灭!
长白山特别行动队,圆满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特此交令!”
“哈哈哈哈!”
“万胜!万胜!万胜!”
山洞外的所有人全都大声欢呼,开怀大笑。
这个野猪皮第五子,后金四大贝勒的三贝勒,在辽东、在白山黑水欠下累累血债的莽古尔泰,卒!正蓝旗全灭!
死的无比凄惨,在一个无名的熊洞里,被活活的窒息而死,临死前极度痛苦,刨土刨的指甲断裂,嘴巴里塞的全是泥土。
大胜的消息,随着电波一站一站的传递到红旗城。
这几天一直在为极寒下的刘运追击营,金刚号的秦茶、蒋宏伟、倪大担心不已的汪鹏,才是心中一松,高兴不已。
奴儿干都司的战斗终于结束,持续近一年的追杀,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汪鹏诗兴大发,薅断几十根头发,大腿都快拍肿了,终于又憋出一首诗。
他又厚着脸皮通报全军:
《漠河大捷》
极光乱舞夜漠河,
寒风似刀面如割。
赤旗逐敌万里外,
刘运笑斩三贝勒。
……
哎呀我去!鹏大帅又作诗了!给谁写的?刘运!
嚇!这小子不得喜翻天呀!可不咋滴!回来让他请客!那必须滴!
第二天上午,漠河无名谷的弟兄们就开始收拾东西撤离,回去的路还很远,但是大家的心情都很亢奋。
鹏大帅通报全军,给咱们老大写诗啦!
嚇!可牛了!
挖开的洞口又填上了,省的深埋了。
莽古尔泰的人头,也用石灰抹好放在木箱子里,放在金刚号带回去。
这下不用再警戒,再沿路察看痕迹,大伙儿在开开心心的穿好滑雪板,背上快要清空的背囊,有说有笑的踏上回家之路。
阿图村的热炕正等着他们,还有火辣辣的索伦媳妇,那腰身,那骑术!嘿嘿!
……
红旗城这边安排好,汪鹏又坐快帆船返回耽罗岛,柳维康这边的蒸汽明轮船可还在攻关中。
汪鹏再一次被现实击败,蒸汽明轮船比预想的复杂太多,更不要说螺旋桨了。
那个现在想都不敢想,光是一个船外的螺旋桨,和船内的动力仓之间,那根贯通船体的主轴,怎么在高速旋转下,外面还有巨大的水压。
怎么让水不渗透进船舱内,就是一个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根本无解的难题。
总不能一边开船,一边抽水吧,这场面太美,不忍看。
原本造出50马力的“维康一号”蒸汽机让汪鹏又膨胀了,想立马搞出蒸汽船来。
一个文科生臆想中,不就是在船舷两边挂两个大的像水车一样的轮子吗,一台50马力,上两台不就一百马力了。
好吧,他宣布失败,暂停了这个项目,科学技术的发展,真不是光凭着想象就能成功的。
为了能让沉重的蒸汽机上船,就花了很大的精力。
好在耽罗岛的船厂工人多,在确保不影响“致远舰”生产进度的情况下,单独抽调部分人手来建造专门的大木船。
结果寄予厚望的蒸汽机,在摇晃的船上真的故障百出,50马力真的太可怜了,巨大的明轮“吭哧吭哧”的慢如老牛。
船速都没有人拉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