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大肚王国对移民村宣战(1 / 1)
“砰砰砰砰!”
村里的十几只火铳,轰然打响,一次漂亮的排铳。
训练的火药没有白费,五六十步的距离,居然当场打中四个生番。
有两个被打中头部的,一声不吭栽倒在河水里,豆腐脑热气蒸腾、顺水而漂。
另外两个,一个抱着被打断的胳膊哭嚎,一个捂着肚子在水里扑腾,连叫都叫不出来。
看到汉人居然真敢给“平埔番”出头,这些生番也有点慌,赶紧退了回去,把自己人的尸体和伤员也拖回岸上。
民兵们看到来敌被打退,也是喝彩连连。
只有王启年,看都不看寨外的情况,正在快速的装填新的铳子。
寨墙下的“平埔番”番民眼看逃过一劫,也是大声欢呼和咒骂。
这些生番看着汉人村寨上拿着武器的人,不比自己人少,还有火铳,硬要打肯定不落好。
于是站在河对岸,领头的人,用刀在自己脸上割了一刀,发了毒誓后,带着人离开了。
岛的中部马芝地区有30个生番部落,其中甲溪以南的18个部落是由一位叫柯大王的首领所统辖。
属于大肚王阿拉米麾下的一个部落大佬,其实整个大肚王国就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连头领都是轮流做的。
(异世界有不同的变化,请勿和本时空关联,写手强行解释。)
大肚王,或称大肚番王,其实在番语的意思为白昼之王或太阳王。
在鹿草村吃了亏的“沙辘番”部落战士,自然不会说自己怕了,没敢上。
反而是在柯大王面前,添油加醋一番,说是他们在番村外“插青”出草。无故被汉人村的用火铳打死四人。
因为听从大肚王的话,没有当场反击,现在请大佬做主,给个说法。
不然他们就用自己的方式,同样从汉人村猎取四个人头回来。
柯大王也不傻,又把这个问题向大肚王阿拉米身上推。
谁说生番就一根筋,真傻的早就死在山林里了。
生番的传统就是,血仇必须用血来洗,不死不休。
从红毛到白皮,打不过也要打,必须要用敌人的头颅来洗刷耻辱。
于是,大肚王国对移民村开战了!
对阿拉米来说,汉人村越来越兴旺,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汉人居然一天吃三顿。
每天炊烟升起三次,可想而知村里有多么富裕。
让生番们羡慕妒忌恨,好像抢了他们东西一样的感觉。
生番认为这个岛就是他们的,一直都是,这些外来的人强占了他们的土地,还破坏了他们的传统。
比如“平埔番”就是鲜明的例子,不再插青、出草,反而学着汉人做派。
长此以往,这国将不国啊!
而且自打新的征服者变成汉人后,原本破破烂烂的,没有什么威胁的汉人村寨,越修越结实。
原本一个汉人的百户村,只有十几个拿着武器的战士,现在居然都有六七十个装备不错的战士。
居然还有火枪这个大杀器,而且经常练兵。
阿拉米觉得,汉人这样的表现,就是敌意的象征。
汉人迟早会继续扩大村寨,抢占他们更多的土地。
忍让从来不是生番们的传统,掠夺和强占才是。
以己度人,阿拉米觉得,还是要给汉民一个教训。
让他们知道这个岛,不是汉人可以为所欲为的。
必须要把大肚王国,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得到应该有的尊敬。
不得不说,这个井底之蛙,想屁吃!
随着阿拉米的决定,附近的各个生番部落,都开始抽调最强壮的武士,干掉这个鹿草村的全部汉民。
要将这个村子捣毁,一把火烧个干净,作为对汉民的示威和表态。
这些生番也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反而是大加宣扬,这里也有阿拉米的纵容。
按照阿拉米那贫瘠的智慧,他接触过的汉民,一直都是满脸谀笑,点头哈腰,不敢惹是生非。
如果这个村的人吓跑了更好,把村子毁掉就行。
为了手里的一个小部落,和整个汉人开仗,他也觉得不划算,意思到了就行。
而被锁定了目标的鹿草村,在打退生番后,还没兴奋几天。
就收到大肚王国即将在收获前,屠掉这个村子的消息。
这一下村里可真的慌了,百八十个生番,村里真不怕。要是来个上千人,能不能守住谁都不敢保证。
村里一些老人,还说了怪话,怪阿兴仔为了自己的番女老婆,就把大伙儿都拖进火坑。
也有人怪新来的王启年,要不是他充能开口催促,大伙儿也不会开铳杀了生番,这下结了死仇。
以生番们的脾气,必然不死不休。
要是平时也就罢了,这眼看就要收获了,总不能都躲在寨子里,眼睁睁看着田里的稻子被生番抢走吧。
听到这样的怪话,阿兴仔也是气的不行。他喊上王启年,带着一队人,赶着两辆驴车,立刻前往乡里汇报示警。
之前打退生番的进攻,他就被乡里表扬过,还奖励了一把燧发小手铳,叫“守护者”,可把阿兴仔美的冒泡。
上次的事件,乡里是明确支持,不管什么人,敢对赤旗不敬,就是一个字“杀!”
而且也向上级汇报了,不日就会有个说法下来。
这次又接到生番到处宣告,要毁掉鹿草村,阿兴仔汇报的情况,和乡里收到的情况一致,看来不是虚张声势。
乡里的武装部来自辽东的退役老兵,那是气的暴跳如雷。
“马拉个巴子的,什么狗屁生番都敢龇牙了,还特么屠村,老子把他牙掰了。”
所有移民村立刻动员全体民兵,全员戒备。
乡里的机动民兵,也是荷枪实弹,做好出击准备。
阿兴仔和王启年,还从武装部领了一门佛郎机小炮,和四个子铳。这个王启年会用,就交给他了。
还领了一批旧的甲胄,都是当年缴获的,修理一下,打上补丁还能用。
红毛的火铳也补发了十支,和配套的铅子火药。
阿兴仔和王启年带着铳炮火药等物资,欢天喜地的回到村里,立刻把这些装备发了下去。
有了乡里的明确表态,怪话也没人敢说了。
再说就是反革命分子!
人民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