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 28 章(1 / 1)

//第二十八章,城外相见//

从火泾城的青年才俊来舒家提亲开始,舒浅妤便同她爹舒南枝说过,她的婚事还不急,先不用操心,日后再说。

舒南枝很执着,依旧替舒浅妤操心着,觉得这个不错或者那个合适,就叫舒浅妤坐在屏风后观察,听听他和求亲的青年都说了些什么,对方诚意如何。

每每遇上这样的事情,舒浅妤总是寻着一个借口避开,最终来求亲的年轻公子们一个都未曾在镇南将军府与舒家小女打过照面。

这几日,宋桓和廉氏商量,欲让二弟宋归庭求娶舒家小女,有意要撮合舒浅妤和宋归庭,宋桓就和朋友舒浅陌提及此事。

这话传到了宣王沈昭熙的耳朵里。

沈昭熙的面上微微不悦,“这夫妻俩闲得没事干了,就开始乱点鸳鸯谱。”

瑾王宋归庭战功卓著,文武兼备,深得景安帝信任,在朝中德高望重。

宋归庭容貌俊逸,唯一的缺点就是性子太冷峻,成天|一副“莫挨本王”的冷酷样。

宋归庭素来不近女色,生活干净得不能再干净。

这样一位貌如谪仙的完美男子,要样貌有样貌,要身份有身份,即便外表看起来冷峻了些,但这一点都不妨碍火泾城诸多待字闺中的女子对他芳心暗许。

后来,情根暂时清净的宋归庭未同意这门婚事。

用景安帝的话说:朕的这个贤外甥在男女感情之事上缺根筋,开窍得比较晚。

不仅宋归庭不同意这门婚事,就连镇南大将军舒南枝也不甚满意这门婚事。不是因为宋归庭不够好,而是因为宋归庭太好、太耀眼。

到了舒南枝这里,宋归庭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宋归庭位高权重,太过威严霸道,女儿指不定会在他那里受气;他太聪慧通透,工于心计,恐怕女儿驾驭不了这个世故的男人;他太冷峻,不够体贴,不会疼女人。

经过女儿退婚一事之后,舒南枝曾对女儿说过:爹不求你能为舒家带来多大的荣耀,爹只希望你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且那个人一定要对你好。

凡是到镇南将军府提亲的年轻男子,已经纳了妾室的舒南枝毫不犹豫的回绝,不去寻花问柳的男子,舒南枝会认真考虑考虑。

舒南枝为女儿相看的门户,最好是门第不显,家里的关系不复杂,女儿能与夫婿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辈子。

这日,风和日丽。

舒浅妤被于管家叫去舒南枝的书房。

今日舒南枝找女儿讨论的事情又是关于她的婚事。

舒南枝郑重其事的说,那日在太皇太后举办的赏花宴上,祝家嫡公子祝帆得见舒浅妤的风姿,事后常常念兹在兹,极欲与舒浅妤永结同好,护舒浅妤一生长安。祝帆也了解到今舒浅妤还不愿嫁人,他说,若舒浅妤同意这门婚事,他甘愿等舒浅妤两年。

舒浅妤漠不关心,语气平和的道,“爹爹,女儿已经说过了,我还不想嫁人,您就别再为我|操心了。”

舒南枝苦口婆心的继续劝说,“正是因为我是你爹,我才要为你操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男大当婚”这几个字倒是提醒了舒浅妤。

只见舒浅妤微笑道,“爹爹,哥哥已经加冠,年方二十有一,他比我年长,我要等哥哥娶了嫂嫂后再说。”

舒南枝面无表情,“若是他不成婚,你岂不是打算一辈子都不嫁人?”

“不好说。”舒浅妤淡淡的道。

舒南枝面色很不好看,气得想吐血三升,看着舒浅妤的目光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舒南枝没好气的道,“哪有女子不嫁人的道理?”

“爹,娘亲嫁给您那会儿不也是年芳十八岁吗?”舒浅妤面无表情,“反正现在我还不急。”

舒南枝的语气又软了下来,央道,“乖女儿,这回你就见一见吧,那祝帆也是个极好的男子。”

祝家在火泾城算不上多显贵,一脉单传。祝家嫡公子祝帆的双亲健在,祝老爷并无妾室,只娶了一位夫人,祝夫人育有一子一女。祝帆年方弱冠,性子温润,既无侍妾,也无通房,还从不会去烟花之地寻花问柳。

舒浅妤微笑道,“爹爹,女儿自小在外,经常在江湖上闯荡,身上沾染了些江湖气,而且女儿出身将门,往往行事豪气干云。那祝家是书香门户,人家哪里能受得了我这莽撞的性子。”

舒南枝沉吟。

良久,舒南枝转而说道,“子书毓托我带话给你,子书毓说,你曾救过他的儿子子书允,自此子书允对你念念不忘,昨日子书允得知你回了火泾城,也不好贸然前来上门拜访。子书允说,他想和你共盟白头之约,至死不渝。若你应下了这门婚事,日后无论你是打算继续闯荡江湖,还是打算一直呆在火泾城,他皆愿意与你生死相随。”

舒浅妤沉默了。

舒南枝央道,“阿妤,祝帆和子书允,这两个男子,二者择其一,怎么样你都得去见一个。”

舒浅妤不应。

舒南枝继续央道,“爹向你保证,只要你去见了其中一个,以后爹就再也不催你了,还会对外宣称舒家小女两年后再议婚。”

舒浅妤挑眉,“真的?”

“爹什么时候骗过你?”舒南枝道。

“好,亲爹一言,驷马难追。”舒浅妤爽快的答应了。

舒南枝笑眯眯。

这两个青年男子都甚合他的心意,若是女儿约见其中一个就和对方合了眼缘,那么婚事也就水到渠成,但他只抱了十分之一的希望。

三日后,未时末,火泾城外的过云客栈。

子书允容貌清秀,一袭白色锦衣,衣裳上绣有宝蓝色的花纹,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目光落在地坪窗外的湖水中,察觉到有人往他的位置走来,便转头看过去。

只见他的救命恩人兼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朝自己走来。

她的容貌还是一如既往的清丽,仿佛是天上下凡的仙子,一身轻便的白衣,腰间是淡淡的月白色束腰,头上的梨花玉簪和耳珠上的玉坠随着她不紧不慢的步伐而轻轻摇动。

城外的这家过云客栈风雅清幽,一楼靠近湖边的窗皆是地坪窗,客人们可坐在栏杆上欣赏湖水风光。

舒浅妤被子书允的随扈引向他所在的雅座时,不经意间看见最后面一桌的位置上坐着那道熟悉的月白色身影,身边候着的人是他的侍卫风決。

舒浅妤和沈昭熙四目相对时,她一怔,旋即,她微微颌首算是打招呼,转而看向子书允。

子书允莞尔,“你来了,忘……”

“子书公子。”舒浅妤微笑着故意打断他后面的话,抿了下丰润的朱唇,语气疏离的道,“你既已知晓我的身份,是以,你还是入乡随俗称呼我为舒姑娘或者舒小姐吧。”

“好,都依你。”子书允点点头,面色温和,“舒姑娘请坐。”

舒浅妤落座。

她坐在子书允的对面,平和的问道,“你也是刚到吗?”

“嗯。”子书允点头,挥退了身边的随扈。

最后一桌的沈昭熙和风決将他们二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沈昭熙慢条斯理的啜饮了口酒。

风決则嗤之以鼻。

——某人明明已经来这儿坐了一柱香的时辰,却说“刚到”,哼,哄骗女人!

“出门怎么不带随扈?”子书允笑问。

方才他的随扈告诉他,她只身骑马前来。

“习惯了。”舒浅妤回答,半开玩笑的道,“难不成约我喝茶只是借口,你的本意是要将我掳走不成?”

“舒姑娘说笑了。”子书允轻笑,“子书家做的并非是土匪的行当。”

舒浅妤微笑,“那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子书家原本是书香世家,不过现在已经是武林中人。江湖上有三大世家最具名望,火泾城外的子书家占其一。子书家是开镖局的,总镖头子书毓只娶了一位夫人,夫妻俩育有一子三女。

子书允年方双十,身上有股子江湖豪气,但也难掩他身上的书生儒雅气息。他得了他爹子书毓的真传,一身高强的武功。子书允还年少有为,明面上,眼下子书毓是子书家的掌舵人,实则上,眼下子书家上下的大小事务,子书毓都交由其嫡长子子书允在掌管,从十六岁开始,镖局的大小内务便几乎全由子书允打理。

店小二为舒浅妤和子书允上了热茶。

舒浅妤优雅的饮了口茶。

子书允道,“饿不饿?”

舒浅妤轻摇头,低声道,“我用过午膳才出来的,还不饿。”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

子书允忽然道,“往常这家客栈的生意甚好,今日却没什么客人来,看来是天意。”

连老天都不让别人来打扰他们,看来是有意要撮合他们。

舒浅妤不解其意,抿唇未语。

沈昭熙不动声色。

风決则不以为然,什么狗屁“鬼天意”!分明是人为。

这位曾在井清寺捐了一大笔香火钱的男人,今日又花了笔钱将这家客栈给包了下来,吩咐掌柜只接待他和最前面那两人。

舒浅妤和子书允闲聊了一阵,气氛甚是轻松。

那个包了这家客栈的男人一直在最后面静静的听着他们二人的谈话,默默地在内心酿起了醋,心底酸酸的,辛辣的烈酒入喉,火|辣辣的灼烧着他的胃。

“当年若不是你,我早就已经命丧黄泉,谢谢你救了我。”子书允轻声道,语气里面满是感恩,满心满眼都是炙热的爱意。

舒浅妤平和的道,“子书公子客气了,其实你不必再同我道谢,因为当时你已经支付了诊金。”

子书允点点头。

空气寂然了小片晌。

子书允突然温声说,“做我的妻子吧。日后无论是火泾城,还是柳州,亦或者是江湖各处,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我定会随同于你,且一辈子呵护你。”

舒浅妤沉吟,别人对她的爱,理应被她尊重。

风決顿感周围的空气骤冷,令他脊背暗暗发凉,大气都不敢喘。

子书家的这位少镖头条件也很不错呀,最重要的是,他和舒小姐都是习惯在江湖上走动的人,两人说话时轻而易举就能够谈到一处去。

更何况,据闻,自从火泾城的世家子弟去镇南将军府提亲伊始,舒小姐谁都未曾亲自接见过,唯独对这位子书允破了例。

所以综上,现在王爷有重重的危机感实属正常,风決这样想着。

沈昭熙看着窗外的湖水,眸色中带上了几分燥意。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