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坦坦荡荡做人(1 / 1)

因为老太太要去趟柳家屯,所以没呆上三天,仅住了两宿他们就出发了。

安辰为了让老两口路上舒服,特意找了一辆宽敞、舒适的马车。

车厢外全都用铁皮包裹,里面点上炭炉,并不会冻到。

座位很宽,铺了厚软的棉被,坐累了歪一会儿也是可以。

丁文江一家三口出来相送,不停嘱咐安辰跟徐永涵,一定要路上注意安全。

两个人虽然都当了爹,可丁家二老就如同宝儿,不能怠慢。

最后听得老太太都听不下去了,不悦的挥手,出声说:

“行行行,你们赶紧回去吧。衙门、家里一堆事儿,别搁这儿唠叨了。明年卸任不是有几个月的休息嘛,到时候咱京城见。瑫儿啊,奶走了。”

丁瑫并不是很懂,以为祖母只是跟以前一样,回村住几个月就回来。

挥挥手,还兴奋地说——

“豆包、豆包、吃豆包。”

柳氏闻言,哭笑不得。

丁家二老也是“呵呵……”轻笑,对孩子的要求,表示无奈。

毕竟不是回村里,哪儿给他弄豆包。

四个人钻进马车后,车里暖烘烘的。

丁母坐在厚被上,不住的按了按,道:

“行啊,这马车不赖。这一路上京坐这个,挺好。”

徐永涵见他们中意,笑着说:

“马车是小姑父找的,就怕颠了爷跟奶。食盒里有吃的,咱们中午就在车里吃,这样晚上就能到柳家屯。明天咱们吃过中饭再出发,在平阳县住一宿。”

“行,你们怎么安排怎么是,我们没意见。”丁父笑呵呵的道。

马车“吱哟……吱哟……”的走,下午申时天渐黑,才到了柳家屯。

一路上虽然徐永涵跟安辰照顾有加,可老两口还是略显疲态。

安辰看着簇拥二老进屋的柳家人,担忧的碰了碰徐永涵,道:

“这样上京,你确定可以?我……我还真有点儿后悔了呢。”

看着小姑父担忧的样子,徐永涵摇摇头,说:

“别怕,画眉在县里,明天去平阳县接她,一路上有她照顾,没事儿。”

安辰一听这话,立刻束起了大拇指。

“好小子,还是你安排的周全。有她在就不安排了,那丫头的医术也不赖。”

二人说话间进屋,跟柳家二老行礼。

徐永涵自然是认识的,不过多年未见,他还是有些生疏。

柳老汉伸手,招呼外孙女婿来到跟前,打量一番,说:

“好,没忘本,是个好孩子。你媳妇儿咋样?好不好?”

“外祖父、外祖母放心,琬儿很好。遥哥儿也长得很好,他们在京城过得顺心。这次若是外祖父没事儿,跟外祖母一起去京城如何?”

柳老汉闻言摆手,笑呵呵的道:

“有这心就是好事儿,我们不去了。好好带你爷、你奶他们转转,等过两年我们再去。”

“那好,到时候还是我来接。”徐永涵许诺。

柳老汉并不在意,毕竟他就是随口一说。

柳母拉着丁母,姐俩有说不完的话。

赶到这边正值晚饭,三房媳妇可是使出看家本领,张罗了一桌上等席面。

都是自己做的,家常菜,但是油放的多、肉放的足。

“亲家公、亲家母,两个孩子,你们都别客气,敞开了吃。吃完泡泡脚,炕头烧的很热,好好歇上一歇。”

“放心吧老弟,我不跟你客气。”丁父说完,端起酒盅,跟柳父碰杯。

这顿饭吃的时间有些长,因为知道明天中午才赶路,所以大家都没太着急。

等散席时,已经是戌时二刻。

这几年柳家果园的生意越来越好,家里的房子也早就翻盖。七间瓦房,东西跨院,就是再来四个人,也能住的开。

丁家二老住在正房西屋。徐永涵跟安辰,住在隔壁。

稍事休整,大家各回各屋睡觉……

……

翌日天不亮,徐永涵坐直身子穿衣。

安辰听闻动静,睁开一只眼睛,问:

“嘛去?”

“出去一趟。早饭前回来。”

说话间,衣服已经穿好,下地穿鞋。

安辰想了下要跟着,被他一把按住,道:

“我去趟周氏娘家看看,若是哥俩不踏实,我就把他们废了。”

安辰闻言,明白的点点头,翻个身继续睡觉。

徐永涵从屋里出来,用最快的速度出村。

即便再小心,还是引起了村里的土狗狂吠。

不过叫一会儿就都消停了,不用管。

全力施展轻功,等到周氏的娘家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

村子里的烟囱,都在陆陆续续冒烟。

唯独村尾那处房子,什么都没有。

三间茅草房,破败不堪,院子里杂七杂八的堆着柴禾,院门紧闭。

“你找谁啊?”

粗犷的声音传来,徐永涵转身拱手,道:

“敢问老乡,这可是云家云刚的宅子?”

“啥云刚?没听说过。这是周家兄弟的宅子,不过人没了,房子空着呢。”

没了?

“咋没了呢?去哪儿了?”

村民耸耸肩,不设防的说:

“自己不做法,欠了高利贷,被人家追债的打个半死扔回来,等发现的时候,哥俩都硬了。”

“死多久了?”徐永涵追问。

村民蹙眉看他,咂舌一记,道:

“你不是找什么姓云的吗?这不是你要找的,我们村没有姓云的,你赶紧走吧。”

徐永涵心知不会再问出什么,只能拱手,出去了。

周子旭跟他哥哥死了?

可鹰卫这边,并没有得到消息啊!

带着好多疑惑出村,等回到柳家屯的时候,他们正在谈论此事。

听了一会儿方知,周子旭不甘心吃苦,好像勾引了谁家媳妇。被夫家发现以后,把他们兄弟俩全都揍了。

因为没钱、再加上天寒地冻,哥俩就那么活活冻死了。

丁母等亲家母说完后,轻叹口气,道: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周家就是了。当初看他们家困难,让周子旭跟老大念书,不要束脩还给贴补衣衫、吃食、笔墨,可这小子……活该,该啊!”

柳母听了也觉得如此,点点头,说:

“是啊,他们死了倒也好,如今周氏也没了。琬儿过继的那个孩子没有麻烦,以后可以坦坦荡荡做人了。”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