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 / 1)

大海是本地人, 而且是渔民出生的, 有他在,很多事情都会方便起来。

在路上的时候, 顾九泽就简单把事情的经过跟大海说了一遍, 大海这么一个人高马大的男人, 在听完以后,眼眶都当场湿润了, 他甚至直接跪了下来, 语气哽咽, “顾先生, 您的大恩大德, 我们渔民会记得一辈子的。”

在也没有比他更清楚,渔民们生活的艰辛了, 他就是因为无法吃下这口饭,才被迫去加入了帮派。

如今, 顾九泽愿意伸出手,帮着千家万户的渔民, 这对于大海来说, 这是这辈子都不敢奢望的事情, 他甚至在想,如果、如果他老豆的运气好,能遇上顾先生这种好心人, 当年是不是也不会丢了半条命。

顾九泽狭长秀丽的眸子微微眯着,他抬起他的胳膊,声音坚定,“男儿膝下有黄金。”

“这件事,是互利互惠的,你不必这样。”

他从来都把话都说的很明白,也不需要对方感谢。他的身份特殊,是无法做生意的,虽然前面有让叶惊蛰帮忙投资,但是对于顾九泽这种人来说,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他的身份,带来的约束,同样也是便利。

他虽然无法做生意,但是像这种惠及渔民的生意,钻钻政策的空子,打打擦边球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他也要攒老婆本不是吗?

顾九泽越是这样说,大海心里越是感激,也产生了一个念头,他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顾先生和叶老板两人的帮助。

渔民家都住在码头旁边,大多数人家并不是像内地人那样,用着砖头起房子,相反,因为海边潮湿的缘故 ,他们都是搭的临时窝棚,在涨潮或者发大水的时候,可以随时搬离原地。

低低矮矮的窝棚杂七杂八的横在一起,外面的渔民们,直接在露天地架起了锅子烧火做饭起来。

顾九泽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心里大概有了印象,他们比自己想象中的生活更要困苦一些。

他的来意,不用顾九泽出声,大海和小十八两个就跑去找他们的村长了,村长的年纪大,也是一个老渔民了,佝偻着身躯,是一个大驼背,唯独那一双眼睛,里面泛着睿智。

他在看到顾九泽的时候,原本心里的疑虑,也消失了个七七八八。

不外乎,是相信他。老村长活了一辈子,见过的人也多。

可是从来没有一个像面前这个年轻男人这般贵气,他有着深邃迷人的五官,挺拔清俊的身姿,连带着那一双锐利的眼睛,至始至终有的也只是平淡,不带任何私人感情。

这种人,生来就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家培养不出来这种矜贵绝伦的男人。

他更不会谋求他们渔民身上这几十块钱。

因为有这点时间,他能赚到更多的钱。

老村长心里有了决议,他迎了上去,“您就是要跟我定海鲜的顾先生吧。”

顾九泽态度放的很真诚,他语气平缓,“您叫我小顾就好了。”

“事情的经过,想必大海都和您交代清楚了,您和村民们好好考虑下,若是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老村长年纪大啊!耳朵也不好使,他说的还是地道的粤语,普通话连猜带懵的,还是大海在旁边当翻译,他一个劲儿的点头,“条件好,就拿条件了,俺们啥条件都没有,只要能定期收货就成。”

顾九泽给的条件是真的很好,所有海鲜,定期交货,现场给钱,如果渔民家里遇到难处,可以预知货钱,如果,渔民出海出事,这边也会给予补助。

这些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海鲜要新鲜,要实在,不允许有半分弄虚作假。

他收货的价格,比市场上,还要高上两层,直接在码头收走,渔民们连市区都不用去了。

林林总总的条件加在一起,对于老村长来说,这辈子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好事,落到他们的村子里面,他浑浊的眼眶内,眼泪花子乱转,“小顾啊,你是个好人大好人!”

“我们村里面的娃娃,有上学的希望了啊!”

顾九泽笑的明朗,许是被感染了,“这是大家应得的,既然村长你同意,就把大伙喊过来,签个合同的手印吧!”他的目光看的长远,现在只是和水尾村的渔民们签了合同,等这条海鲜的线路打通了,往后,怕是要和周围的村子都要签合同的。

别的不说,合同这玩意,防小人不防君子,没事当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一旦有事,合同就是双方的保证了。

叶惊蛰在旁边看的若有所思,心里却在琢磨,这方面,他做的确实是不到位。起码,摊位都摆起来了,他同学们的工钱也都拿到手了,可是偏偏,从头到尾,合同一次都没签过。

他拿起合同看了看,低声,“回去后,把你这合同给弄一份。”

顾九泽挑眉,扫了一眼忙着看合同们的渔民们,“已经准备好了。”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叶惊蛰却瞬间笑开了怀,“够意思。”

很快这合同就签完了,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顾九泽和老村长握了手,这算是合作愉快了。顾九泽向来不是个磨叽的性子,合同结束的第二天,第一批海鲜就通过长长的列车运送到了内地,一路走走停停,朔州市作为老家城市,算是一个试点了。

叶鱼更是成为这一批海鲜的第一个品尝人,不是因为别的,因为顾九泽的有带,他心细,每次列车发车的时候,总会有单独的一箱子海鲜,放在司机的座位下面,这一箱子海鲜不是为别人准备的,正是给叶鱼的。

所以,每次火车还在卸货的时候,叶鱼她已经收到了送货上门的海鲜。满满的一泡沫箱子海鲜,加上冰块,大个大个的基围虾,八爪鱼,螃蟹,鲍鱼,几乎叶鱼能想象得到的海鲜,这泡沫箱子里面,都会出现。

“天啊!那顾家小少爷又给叶鱼送海鲜了啊!”

“这怕是有十多种吧,什么贵都送什么,那顾家小少爷对叶鱼真真是好的没话说啊!”话说到这里,不知道是谁悠悠的叹了口气,羡慕,“要是那顾家小少爷,对我们家闺女这么好,我怕是眼都能合拢了。”

“谁说不是呢!”

谁又能不羡慕呢!

看着这流水一样的东西送过来,许多东西,叶家不是没钱买,也不是买不起,更重要的是一份心意,不管顾九泽在哪里,他都记着叶鱼。

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他也记着叶家人。

众人的声音不大,都是咬着耳朵说的,叶鱼忙着喊家里人出来拿东西,根本没听到,趁着家里人没出来之前,她自己尝试抱了抱箱子,箱子根本没动弹。

少说几十斤的东西呢。

她压根抱不动啊!叶鱼却盯着箱子露出带着甜蜜负担的微笑,“呀!顾哥哥又给我寄东西了呀!”

“就是太重了,抱不动呀!”

听听这话,多气人啊!

周围的邻居,眼睁睁的瞧着,羡慕的不得了。他们也想尝尝海鲜的味道啊!可是,没门路买啊,更没人送啊!

连带着闻风而来的乔苗苗都咽口水,“叶鱼,要不、要不我晌午到你家吃饭?”她这话一说,乔妈妈就一巴掌过来了,“这种金贵玩意,你一顿要吃多少,心里没数啊??”

不是她不给自家闺女面子,实在是这两年闺女发育的时候,吃的特别多,眼瞅着腮帮子都圆润了起来。

要是煮红薯,闺女要去叶家吃饭她就不拦着,一顿红薯,她家还得起,但是这,大个大个的海鲜,以她闺女的胃口,这一顿饭下去,怕是把他们家都吃破产了。

叶鱼到时没顾忌,直接邀请,“那你中午一定要过来呀!”顿了顿,看了一眼好久没说过话的杨乐乐,她叹了口气,“乐乐,你晌午也过来吧。”

杨乐乐哼了一声,一扬下巴,高傲,“我才不吃。”他扭头就跑的没影了,顾九泽寄回来的东西,他是死都不会沾一口的。

叶鱼不知道他发什么疯,有些茫然。反倒是一直在旁边看着的杨阿姨开口,“叶鱼啊,别跟我们家乐乐一般见识,这孩子大了,天天就是臭脾气,看我回去不收拾他。”

叶鱼乖巧的喔了一声,“没事,我知道乐乐的。”

杨阿姨瞧着叶鱼乖巧的样子,在想到自家那臭小子,又是一阵羡慕。

一泡沫箱子的海鲜,实在是太打眼了,旁边的邻居们有些忍不住,“叶鱼,你家这海鲜一时半会吃不完,可以不可以卖我们一些?”

“就是就是,我瞧着这满满的一箱子,天热,怕是放不了太久。”

“是啊,与其放坏了,还不如卖给我们大家一些。”若是没见过这海鲜,他们也不会去嘴馋,正是因为见过啊!大家都一个筒子楼住着,前段时间,叶家烧海鲜的味道,那真真是整个家属楼都闻得见,香的人,恨不得把脑袋都贴那刷锅水上。

上次他们没碰上,这次,总归是碰上了吧。

叶鱼转了转眼珠子,“我们家就这点海鲜,自己都不够吃。”眼瞅着大家有些失望,她话锋一转,“但是我上次跟顾哥哥提了,说大家都想尝尝味,所以,这次顾哥哥运了一批回来,但是量不多呀,但是从优空中购买。”这话说出来,味道可不一样了,明明是顾九泽做生意,但是到了叶鱼嘴里,就成了,她提了一嘴,里面的意义自然就不一样了。

大家要领叶家的情。

叶鱼这话一说,周围就炸开了锅,“这可是真的?”

“没骗人?”哪怕是这海鲜在贵,他们都想买点回去尝尝味。都是朔州煤矿的正式工人,家里再没钱,也多少有点家底的,一点海鲜还是吃得起的。

他们刚问完,烧锅炉的老王头就过来招呼,“大家快去采购科看哟,运回来了好多箱海鲜呢?说是我们煤矿内部人,可以优先购买呢!”

“老王头,你这话可是真的?”

老王头不高兴了,他一伸手,“你们闻闻,是不是一股腥味?我这手刚从那装了海鲜箱子里面摸过一道呢!”

这下,大家一窝蜂一样,往采购科跑去。

叶鱼站在原地,小声咕哝,“我爸这个采购科科长没白当呀!”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呀,这段时间更新不太稳定,这几天伊伊回老家了,老家突然降温十几度,我下飞机时穿的是短袖短裤,当天就感冒了,再加上来姨妈人去了半条命,又被母上大人,强压着调整作息,说我免疫力太差了

水深火热的日子,痛并快乐着

但是不得不感叹,有妈的孩子是块宝啊

之前,伊伊一个人在外地上班,感冒了扛着,姨妈痛扛着,领导骂扛着,

回了家,啥事有我娘撑着!

开心!

第114章

一火车皮的海鲜, 卸了十之七八全部送到朔州煤矿了, 剩下的送到了国营饭店去, 还有的一小部分, 送到了退休干所的食堂部了,这里面住的都是朔州市的那些老干部了。

老干部们吃的好, 都记挂着家里人, 再给家里人带一些, 最后,就这三个地方, 把一火车皮的海鲜, 全部给吃的干干净净的, 一丁点没留下。

不止如此, 还有好多闻讯而来的人们, 想要买海鲜,来晚了一步, 什么都没买到,各个都后悔的要命, 早知道,早些过来了。

甚至, 隔壁肉联厂化肥厂两个厂子的采购部的干部, 听到动静, 专门跑了一趟朔州煤矿,但是,到底是来晚了, 只看到了一箱子一箱子的碎冰。

于是,这次海鲜 ,甚至成为这两个厂子的工人内心的怨念,不为别的,因为朔州煤矿的食堂,自己也吃下了一批,打算做成菜,惠及煤矿的工人的。

为此,隔壁肉联厂和化肥厂两个厂子的工人,大晌午的跑到朔州煤矿的食堂来跟着煤矿工人们一起抢饭吃。

这海鲜的火爆程度,超乎了叶家,以及顾九泽的想象。

顾九泽知道这次生意会不错,但是他到底是没料到,竟然会一抢而散到这个地步。叶鱼晌午给他回电话的时候,还在感叹,“顾哥哥,这海鲜太受欢迎了。”

其实,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叶家老是做海鲜,都是筒子楼的厨房,谁家做饭,味道都掩不住,那味道传出去,哪里能不馋人的。

再加上,人们的嘴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晓得,这海鲜好吃了。

顾九泽坐在椅子上,胳膊撑在桌子上,几乎能想得到对面的小姑娘脸上是多骄傲的小表情,他轻咳一声,“嗯,多亏了我们家小鱼儿的帮忙。”

叶鱼小手卷着电话线,笑出了声,“这我可没帮忙呀!”

这个话题,顾九泽没法接,叶家在里面出的力,他不可能忘记的,他岔开话题,“我这边寻了一个帮手回去,你别往外跑了,等小五回去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小五就好了。”免得他家小姑娘劳心劳力的。

叶鱼呀了一声,“还专门找了个人帮忙呀!”

“这条线是长久生意,没人不行。”顾九泽站了起来,他深邃的的眉眼,锋锐近敛,有着说不出的温柔,“你考试怎么样了?”

他家小姑娘读高中了,学习成绩不抓紧一些,将来定然会后悔的。

叶鱼碎碎念,她悠悠的叹了口气,“高中的课程好难啊!”和初中的完全不一样,哪怕是她费了全部的心思,也不过就考年级前十而已,在想想初中那样稳稳的前三,基本不太可能了。

书页/目录